全媒体记者沙兆华

热爱本职工作,以德育人,帮助残疾学生追求梦想生活;

努力帮助听障人士与外界沟通,面对生活挫折,让爱降临,扫走“障碍”。

今年46岁的黄鹏飞是邵阳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26年来,他在无声的世界里担任着中国联通的“翻译者”和“守望者”。曾荣获邵阳市特殊教育三十年优秀教师称号、邵阳市政府优秀教师教育系统优秀党员、邵阳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湖南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省。

黄鹏飞(左)在医院进行手语教学。通讯员拍摄

搭建“无障碍”沟通桥梁

在大学期间,黄鹏飞掌握了手语。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邵阳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从此,手语成了他日常交流的“第二语言”。它不仅是上课的必需品,也是助残的“秘诀”。

“黄老师,我们和公司人员沟通有困难,太不方便了,你能帮帮我们吗?”

邵阳联泰鞋业有限公司现有听障人员46人。如何与有能力的人沟通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听障人士陈莉给黄鹏飞发短信寻求帮助。

了解情况后,黄鹏飞为工厂内的听障人士和20多名管理人员开设了手语夜校,教授基本的手语知识,建立了手语学习微信群,每天更新手语学习视频周,并提供实时指导和解释。同学们自觉打卡学习交流,微信群里学习热情高涨。从此,公司实现了无障碍沟通。

2018年,国家通用手语正式推广。通用手语让听障人士也能拥有自己的“普通话”。黄鹏飞北京留学归来后,自觉当“推广大使”,录制了《礼貌用语》《行为规范》《服务用语》、《核心价值观》等免费手语微视频,将一系列国家手语推向社区、医院、企业、橱窗、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活动。

展开全文

(黄鹏飞到公司推广手语。通讯员摄)

“邵阳手语学习课堂”微信群每天都很热闹。是手语爱好者的学习场所,也是手语志愿者的聚集地。自2018年学习课堂成立以来,黄鹏飞保持着每日更新手语视频教学的频率,让国家通用手语更广泛地被社会所认知,让学习手语成为日常。

“扶残之路虽然坎坷,但值得”

“黄老师,我需要你的帮助。” 2020年,听障人士李伟的家人打电话求助。

李伟是黄鹏飞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在国外生活多年。没想到,他的努力并没有顺利。回到家后,他心灰意冷,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心情郁闷。韦莉的父母请黄鹏飞过来开导他们。

刚从疫情防控一线走出来,黄鹏飞第二天天一亮就开车来到李伟家,鼓励他重新开始。为了缓和伟力与父母的关系,黄鹏飞用手语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一句话,伟力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和爱。

第二天,黄鹏飞通过多渠道询问招聘信息,全程陪同并帮助与手语翻译人员沟通,最终帮助李伟成功应聘了一家影楼的后期剪辑职位。

“黄老师,谢谢您,我会努力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韦里碧画着双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没有黄老师,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他是我们家的恩人。”他认识黄鹏飞20多年,一直将这份感激之情记在心里。

他是一名听力障碍人士,多年前曾卷入刑事案件。黄鹏飞主动请英为其担任手语翻译,并积极帮助何英与法官沟通。法院鉴于何某积极的认罪态度及犯罪情节,对何某从轻处罚。

服刑期间,黄鹏飞多次开车前往监狱,为其提供心理疏导、正面引导、家庭生活帮助等。他的刑期被减刑并提前释放,黄鹏飞为他在该市一所中学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如今,他已成为黄鹏飞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

“扶残之路虽然坎坷,但值得。”黄鹏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