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保定的秦先生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其母亲在转运过程中遭遇救护车加价,事件引发关注。 3月17日,秦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今年2月12日,母亲突然发病,急需从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转至北京天坛医院救治。当时,他通过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急诊医生提供的手机号码联系了救护车。谈妥3200元的价格后,他遇到了车上的医护人员和司机,他们临时加价了900元。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司机一度放慢了速度,最终无奈,只得多花了500元,才将母亲送到了定点医院。

事后,秦先生向河北保定市第一医院和保定市卫健委投诉,希望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月17日,南都记者从河北省保定市卫健委获悉调查结果。经调查,确定是秦先生自行联系救护车的。这辆车没有注册,是一辆“黑色救护车”。建议秦先生报警。秦先生表示,他已在河北保定报案,但警方尚未立案。

患者家属称脑梗患者转院时救护车费用增加

3月17日,秦先生向南都记者回忆,今年2月12日晚,他73岁的母亲突发大面积脑梗塞。当天23:00左右,家人将母亲送往河北省保定市医院。在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经过检查,医生说需要进行开颅手术,风险较高。秦先生说,考虑到当时医院缺乏经验丰富的专家,尽管母亲病情严重,他还是决定连夜转院到北京天坛医院。

先生秦说,他立即拨打120联系救护车,得知当地救护车无法跨省转运患者。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急诊医生给秦先生提供了一个临时手写的手机号码,并告诉秦先生,这是救护车的联系方式。秦先生通过号码联系上他后,对方要求收取3200元的“定价”费用,而且车上还包括一名后续医生。考虑到母亲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秦先生当即就答应了。

先生秦说,他是从保定市第一医院的急诊医生处获得救护车联系方式的。

先生秦先生说,大约半小时后,他和家人将母亲转移到救护车上,并支付了3200元。司机随后开车前往住宅区接后续医生。当他即将上高速时,主治医生突然告诉秦先生,需要“扫码”并缴纳900元的“心电图费”。秦先生表示很困惑,并表示他们不能随意加价,他自己也拿不到。交了这么多钱,跟着我的医生说“减200”。

展开全文

后续医生提出将心电图机价格加价900元后,秦先生与其发生争执。

“当我和他们讨价还价的时候,我发现救护车司机和后续医生一直在用手机发消息。我也明显感觉到车子的速度变慢了。考虑到母亲的病情,我实在无法忍受。延误开始后,我最终同意再支付500元,然后车速恢复正常。 2月13日凌晨3点16分,我们抵达北京天坛医院,历时近2个小时。”秦先生说。

当地卫健委称涉事救护车为“黑救护车”

先生秦透露,母亲来到北京天坛医院后一直在ICU接受治疗,病情并不乐观。 “医生认为我们来得太晚了。”

先生秦还向南都记者回忆,当时他乘坐的救护车不仅没有车灯,而且车上的仪器都用绳子固定。开车时,母亲头上佩戴的仪器多次撞击她的头部。秦先生只得用手护住。 “我当时太着急了,没敢说什么。”秦先生说,一路上跟随他的医生并没有关注他母亲的病情。她的母亲吐了一路,嘴里都是血,但他们“除了要钱什么也没说”。

因救护车内的仪器不稳定,秦先生用手托住仪器,防止仪器撞到母亲的头部。

先生秦认为,当时救护车和后续工作人员的票价上涨,间接推迟了母亲的病情。 “事情并不紧急,我们也不会叫救护车。如果我们可以慢慢来,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车去那里。” ” 3月初,秦先生和家人通过视频在多个社交平台分享遭遇救护车临时涨价的经历,并联系了12345公民热线、河北省卫健委、保定市卫健委、保定市政府没有,医院投诉了。

3月17日,南都记者从当地12345市民热线工作人员处获悉河北保定市卫健委的调查结果:经调查,该救护车车牌号为河北F1NA69,并非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既不是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不是医院医生为病人提供的救护车。经国家卫健委医政办查询,该车未在国家卫健委注册,被认定为“黑色救护车”。国家卫健委建议报警或叫救护车。用其他方法解决。

先生秦某称,3月13日、15日、16日,他曾3次向河北保定西关派出所报案,但当地警方尚未就该事件立案。 “他们建议我联系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进一步咨询。处理。”

受害人希望有关部门重视“黑救”问题

先生覃某告诉南都记者,他发布相关视频后,知道自己“有错”的救护车司机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了他,并分两期全额退还了他3700元,另加金额。他给了200元,声称要给秦先生的母亲买一束鲜花,希望他删除相关视频。秦先生表示,除了救护车接送费外,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同意删除网上发布的内容。

先生秦妈妈的病历。

3月17日,南都记者根据秦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救护车司机。司机表示确实已经退了过户费,并称自己的车辆已被公安机关扣押,然后挂断了电话。

先生秦认为,涉事救护车的电话号码是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急诊医生提供的,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应对该事件作出解释。秦先生表示,他曾与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多次沟通。他向医院提供的录音显示,对方称涉事救护车以及随车医护人员与医院无关。 “提供这个号码的医生是他妻子住院时联系使用的救护车,所以我才留下了手机号码。”秦先生表示,医院不愿意提供涉事医生的姓名等信息。

当天,南都记者多次联系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该接待员表示,他们已了解此事,但“不清楚目前处理该事件的进展情况”,并表示领导将“稍等一段时间再回复”。 。截至发稿,南都记者尚未收到涉事医院的相关回应。

先生秦说,救护车事关人命,希望有关部门重视“黑救护车”问题。他也希望参与这起事件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采写:实习生陈玉龙、南都记者余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