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启发了很多人,也成为了很多客厅的装饰。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习惯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只要心地善良,柔弱如水,不与外界争辩,就能接近“道”。
要了解其深意,首先要了解“至善”二字,它指的是最高境界。
一个人的道德境界高了,他就会像水一样生活,具有水的性格和能力。

文章插图
01
水的形状:无形的,它是各种形状的。
有一个谜语:“千丝万丝,即使落入水中也不会消失。”
下雨的时候,雨滴落在水面上就消失了;当它们掉到地上时,它们就会变湿,最后消失。
水本身没有形状,所以它可以融入万物,映照万物的模样。
杯子里的水看起来像一个杯子;桶里的水看起来像一个桶……一切都可以是水的容器,也可以被水包裹着。
“范蠡”,被誉为财神,博学多才。他辅佐越王勾践恢复国家,后及时隐居,做了一名商人。
他在楚国时是军事家、政治家。离开楚国后,他几度发财,几度挥霍济贫,成为财神、商圣、商祖。
“忠于国家,明智保命,经商致富,名扬天下”。后人对他评价很高。
生活充满坎坷。无论是官场、商业、农场、战场,我们都能快速适应和应对时代。这就是“看不见”的境界。
生命的形态已与万物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02
水之力:向下,即奔腾。
水一直往下流,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阻止。
虽然我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提到高处,但这只是暂时的动作。水还在下降。
继续往下走,这样你就有了势不可挡的姿势。即使遇到悬崖,你也丝毫不害怕。往下走,就变成了瀑布。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有向下的力量。
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创业,努力;坠入爱河,下定决心...
鬼谷子曾说过:“欲往高处,必往低处”。”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于是主动提出成为吴国的臣子。
在吴国,勾践帮忙养马,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他的妻子也一起工作。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难后,勾践回到了越国,但他并没有为重获自由而自豪。相反,他却吃尽苦头,继续走下去。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种气势体现了越王坚持向下的力量。
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只要方向定了,力量发向正确的方向,就会形成压倒性的气势。如果你做了一件事,你就会很容易成功。

文章插图
03
水语:沉默是一种哭泣。
诗人雪莱说:“水是喧闹的,深水是沉默的”。
就外在表现而言,“上善若水”也可以体现在社交交往中:别人热情时,轻轻走过去,不碍事;别人热情时,轻轻走过去,不碍事;别人无动于衷时,走来走去,不针锋相对;遇见一个人,就滋养他,不要高高在上;遇到高人就隐藏自己,不卑不亢……
水看不见摸不着,包容一切,所以常常“无言以对”。无言的根本在于宽容别人,看在眼里,就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在“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中,曹操和刘备一起喝酒。
曹操说:“当今天下英雄,唯有使臣与曹耳。”
那时的刘备还没有真正崛起,实力十分弱小。强大的曹操早已将他视为“对手”。
突然天上打雷,刘备吓得筷子掉在地上。曹操见状,认为刘备不值得他重视。
刘备的所作所为,让他避开了曹操的侵略,后来称霸了蜀国。
我们常说:“沉默中爆发,沉默是最大的哭泣”。
如果一个人主动保持沉默,他就接受了生活的艰辛,承受了生活中所有的痛苦。意思是“忍辱负重”。
不管路有多长,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总会到达光明的地方。就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汇聚在一起,到了某个时刻,就开始咆哮。
04
水之善:不战则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水滋养大地的方式。
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也是城市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
古代,有水流的地方就有码头,形成了贸易;人们用水制作水车,用于舂米等;帆船也依赖水流。
如今,水已成为电力,成为城市的灵魂。
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洗得越多就越脏?答案是“水”。